项羽刘邦争天下时,出现个楚怀王,他怎么被称为义帝呀

简单来说,义帝纯粹是个名号。历史上有两个楚怀王,一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熊槐,他在位前期把楚国国势推向顶峰,与秦齐并列为三强,后期却接连失误,导致楚国衰落,张仪欺楚便发生于此时...

项羽刘邦争天下时,出现个楚怀王,他怎么被称为义帝呀

简单来说,义帝纯粹是个名号。

历史上有两个楚怀王,一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熊槐,他在位前期把楚国国势推向顶峰,与秦齐并列为三强,后期却接连失误,导致楚国衰落,张仪欺楚便发生于此时,熊槐自己也被秦昭襄王蒙骗囚禁在秦国,最终病逝于秦国。另一个是熊槐的孙子熊心,他被拥立纯粹是因为名头。

天降王位:放羊娃一朝成王

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秋,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,拉开了亡秦战争的序幕。这场战争虽然是由农民起义引发的,但最终完成还是靠六国残余贵族的领导。

陈胜作为首义领导者,成为战争前期的领袖,他也毫不谦让,大大方方称了王,建国张楚,随后派兵攻略赵地、魏地等,这些将领打下了赵地跟魏地,又先后脱离了陈胜。武臣自立为赵王;周巿立魏咎为魏王,自为相国。武臣派韩广攻略燕地,韩广自立为燕王。还有田儋起于齐地,击败前来攻略的魏军,自立为齐王;秦嘉起于楚地,自立为大司马,杀掉陈胜派去的武平君畔。

春秋战国的乱世太久了,久到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,反倒是秦朝的大一统显得太过陌生,这就导致秦朝尚未灭亡,反秦的势力已经山头林立,各自为政。

陈胜已经无力管控这些反秦势力,可他是“祸首”,自然受到了秦军的重点关照,在支撑了几个月后,陈胜被章邯灭掉。随后,魏咎挺了五个月,也被章邯击垮,章邯还顺便击杀了前来支援的田儋。

在章邯大杀四方之际,南方的楚地,项梁带着侄子项羽起兵了。陈胜败退之时,他的部将召平正在攻打广陵,一听老大都没了,也不打广陵了,转身投靠项梁这个看起来很有前途的老大,并献上首领陈胜的指令(假的):封项梁为楚王上柱国。

比较尴尬的地方在于,这时的楚王并不在项梁手里,也不是陈胜立的,而是不愿受陈胜管控的秦嘉立的。项梁不承认这个伪楚王,渡江西进后,他收编了陈婴、黥布等人,兵力达到数万,有了这个资本,他以秦嘉背叛陈胜为由,攻灭秦嘉。

不久,陈胜被干掉的消息传来,名义上的领头羊没了,正巧,范增前来投奔,给项梁讲了一番道理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(范增)往说项梁曰:“陈胜败固当。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今陈胜首事,不立楚后而自立,其势不长。今君起江东,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,以君世世楚将,为能复立楚之后也。”

范增的建议就是一点:千万别出头,出头的椽子先烂,要找个名义上的上司挡刀,而以楚地的情感来说,当年那个被秦人坑死的楚怀王熊槐最容易引起同情,不如立他的后人。

项梁欣然采纳,派人到民间去找楚怀王熊槐的后人,最后找了个放羊娃熊心,为了强调自己是为楚怀王报仇,他直接把谥号当名号,尊熊心为楚怀王。项梁自号武信君,总览大权。

激励部将:先入关中者为王

立熊心为楚怀王之后,楚地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增强,项梁也得以借助楚怀王的名号,名正言顺地把陈婴等实权派与旧部隔离开来,不用像对付秦嘉那般动用武力。

在对付秦嘉之时,因丰城被夺而四处求援的刘邦前来投靠,项梁给他补到五千兵马,让他回军攻丰,从此刘邦就跟项梁混了,当然,名义上是跟楚怀王。

接下来的三个月内,楚军势如破竹,连败秦军,项梁因此面露骄色,被章邯抓住机会,夜间突袭,干掉了项梁。

项梁死了,楚国没了柱石,他所掌握的权力也就空了出来,两个年轻人想要抓住这份权力,一个是楚怀王熊心,他想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王,另一个就是项羽,他想继承叔叔的威势。

不要以为熊心是傀儡就没资格与项羽争,从名位上来说,他才是主君,而且项梁阵亡后,楚国人心大乱,急需有人出面统领大局,从《史记》的记载来看,这个人就是熊心。
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秦二世三年,楚怀王见项梁军破,恐,徙盱台都彭城,并吕臣、项羽军自将之。

这个“恐”字很牵强,因为相比盱台,彭城离前线更近,逃命也不是这么逃的啊,而且以楚国当时的人心,熊心要是敢逃,士兵更敢逃,带兵在外的吕臣等人也未必会回防彭城。

迁都后,熊心更能收缴吕臣、项羽的兵权,说明在第一阶段的夺权争斗中,他是占了绝对上风的,可打仗这事他又不能亲自出马,项羽又是打仗的好手,这就给权力易手埋下了伏笔。

在彭城,熊心进行了新一轮的职权分配,封吕臣为司徒,吕臣父吕青为令尹(楚国的宰相之名);项羽为长安侯,号为鲁公,刘邦为武安侯,为砀郡长,将砀地兵,但他们都不是军事最高统帅,之前曾给项梁提过意见的宋义被破格提拔为上将军,统领诸将。

宋义并无大功,威望不高,也没有自己的嫡系,熊心此举明显是怕有人借助兵权推翻自己,但这种担心在一步步变为现实,实现者就是项羽。

灭掉项梁后,章邯认为楚国不足为惧,便挥师进攻赵国,赵国被打得哇哇叫,连连向楚国求援,刚刚稳住楚国朝堂的熊心派出了以宋义为首、项羽为副的援赵大军。与此同时,熊心还派刘邦引兵西进,还搞了个约定:先入定关中者王之。

此时楚国刚刚遭逢大败,按照常理,应该修补防线,休养待战,所以章邯才敢放着楚国不打先打赵国,可熊心完全不采守势,而是全力进攻,把能拿出手的军队都派出去了。

从任务上看,宋义军的目的是拖住章邯,刘邦军的目的是解除彭城周边的秦军威胁,所以两军的行军路线截然不同。

宋义军是一路北上至安阳,留了四十六天,项羽劝谏无果,杀了宋义,自立为假上将军,熊心得知后,就地任命项羽为上将军,继续率军北进。而刘邦军是一会由南向北,一会由北向西南,一会由西南向北,一会由北转向东南,一会又向西。

刘邦拔除秦军的时候,熊心还分兵给魏国跟韩国的残余,让他们自己去收复失地,这时候的熊心,干的是后面萧何的活,为前线提供兵源和补给。

在“先入定关中者王之”这块大饼的激励下,刘邦率先完成任务,并突入关中,等到项羽超额完成任务后一看,秦朝已经亡了。

傀儡命运:身死湖南

从结果来看,项羽杀宋义的做法是正确的,可这毕竟是以下犯上,熊心迫于压力,不得不承认项羽的统帅地位,但此时项羽已经是游龙入水、虎归山林,熊心有些难以控制了。

到了巨鹿之战后,项羽的声望达到顶峰,被诸侯共立为诸侯上将军,军权已经完全由熊心转到了项羽手中,项羽拥兵自重,连获胜的消息都没通报给熊心。

从项梁死后熊心的表现来看,他并非庸人,苏轼称赞他为“天下之贤主”,可这位贤主在大权旁落之后却不曾有丝毫作为,实在令人费解,毕竟项羽又不是项梁,熊心想用熬也未必熬得过项羽啊。

熊心这边没有动作,项羽的动作可大了,千辛万苦灭了秦军主力,回头一看,刘邦进了咸阳城,要称王关中。项羽怒火冲天,直接杀入关中,要找刘邦算账,这就是鸿门宴的故事了。

鸿门宴过后,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城,然后准备分封,按项羽的意思,分封肯定要他来主导,远在千里之外的熊心早已不在他的眼中了。问题在于,项羽并不愿意让刘邦在关中称王,所以他要修改之前熊心与诸将的约定,这就必须要经过熊心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项王使人致命怀王。怀王曰:“如约。”

熊心不同意项羽的建议,坚持要按约定进行,眼见熊心“不识相”,项羽干脆玩起了阴招,贬损熊心的地位,否定他在灭秦战争中的统帅功绩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乃尊怀王为义帝。项王欲自王,先王诸将相。谓曰:“天下初发难时,假立诸侯后以伐秦。然身被坚执锐首事,暴露于野三年,灭秦定天下者,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。义帝虽无功,故当分其地而王之。”

项羽尊熊心为义帝,完全是想把他架在周天子的虚名之上,这样他项羽才好分封。在这次分封中,项羽充分发挥自己的忽悠能力,把刘邦塞到了汉中巴蜀之地,以牵强符合“王关中”。项羽自己则自封西楚霸王,都彭城,这等于抢了熊心的都城,熊心该去哪住呢?项羽继续忽悠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古之帝者地方千里,必居上游。”

这个上游在哪呢?在当时的长沙郡,虽然比现在的湖南长沙市要大很多,但繁华程度没法比,现在的长沙很繁荣,当年的长沙郡却是落后荒凉之地。尽管如此,项羽还是不放心,派人前去杀了熊心。

从一介放羊娃到义帝,熊心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,期间因项梁身死,还一度成为楚国最具权势的人物,各种处理措施也很得当,最终却是惨死于军阀(相当于熊心,项羽还真是军阀)之手。

项羽刘邦争天下时,出现个楚怀王,他怎么被称为义帝呀 扩展资料

楚国贵族——民间羊倌——楚怀王——义帝——遇害,这就是熊心的人生轨迹。

被项羽尊为义帝的楚怀王名熊心,是战国中后期楚国国君楚怀王熊槐(前299年,楚怀王被骗入秦,遭扣留;前296年客死于秦)之孙;公元前223年,强秦灭楚,王孙熊心遂藏匿于民间为富户牧羊。

秦末,陈胜、吴广起义,掀起反秦狂潮。原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与侄子项羽率领八千人在会稽(今江苏苏州市)起义;几乎同时,泗水亭长刘邦同县吏萧何、曹参、狗屠樊哙等起兵于沛县,加入倒秦洪流中。项梁勇于任事敢担当,更有年方二十四岁的侄子、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万人敌项羽的帮衬,江东军所向无敌,军威大震,项梁差不多成为江淮地区义军的龙头老大。

前208年,吴广、陈胜前后脚遇害,反秦义军失去“共主”。谋士范增建议项梁拥立楚王后裔为君主,以便号令群雄。项梁遂派人于民间寻找到了羊倌熊心,将他迎回军中。因楚怀王被骗客死秦国,楚人皆很怜惜怀念他,为了顺从人望凝聚人心,项梁遂仍号熊心为楚怀王,定都盱眙;项梁自号武信君,掌握军政大权。

不久,项梁因骄傲轻敌而败死于秦将章邯之手,楚军受挫;正在外线作战的项羽、刘邦等遂北迁怀王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大权独揽的项梁一死,楚怀王便走了一种“解放”了的感觉。颇具才略与胆识的怀王不甘当政治牌位,一到彭城,便将项羽手中的军队据为己有。他委任刘邦为砀郡长,封武安侯;封项羽为长安侯,号鲁公。

章邯一战破楚军、杀项梁,便以为楚军已不足为患,遂移师北上攻打赵国,赵王遣使向楚怀王求援。怀王运筹帷幄,立刻做出西进入关直捣秦廷与北上援赵破秦主力的战略方针。他命令刘邦率领西进兵团破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;任命宋义为上将军、项羽为次将,率领北上援赵兵团硬拼秦军主力,既可大破秦军救赵,又可有力策应刘邦西进入关灭秦。同时,怀王与诸将约定,谁先攻入并平定关中,便立谁为王。怀王这种安排,纯粹是打压、巧使项羽,没有统帅名分的项羽便没有了封王的条件,同时又可利用他这个冤大头的神勇去大破秦军。然人算不如天算,怀王弄巧成拙,最终把自己给玩死了。

前207年,次将项羽随上将军宋义率军北上救赵。宋义畏惧秦军的强大,大军行进至安阳(今山东曹县东)便驻扎不前了,而且一滞留就是四十六天。项羽屡屡劝说宋义进军救赵,宋义毫不理睬;年轻气盛的项羽忍无可忍,遂怒杀宋义,夺得军权。项羽遣使上报楚怀王,怀王见木已成舟,只好做顺水人情,委任项羽为上将军。项羽遂挥师北上,破釜沉舟,巨鹿一战打得秦军闻风丧胆,惊得诸侯将领见到他“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”。项羽一战成名,声威大震,成为诸侯上将军,诸侯皆听命于他。数月后,章邯力蹙投降了项羽。自是,关东秦军主力悉被项羽消灭,项羽随即挥师西进入关,但还是较刘邦晚了一步。此时,刘邦已灭秦多时矣。

项羽消灭关东秦军主力,刘邦攻占秦都咸阳灭秦,功皆至伟。而按照怀王当初“先入定关中者王之”的约定,刘邦理应为关中王。但项羽战功最大,实力最强,在诸侯中建立了如日中天的威望,刘邦惹不起这位小爷,只好推项羽为“老大”,干脆没敢提封王的事。

秦朝已灭,项羽派人请示怀王如何善后关中事宜。此时,怀王手中早已没有了军队,项羽、刘邦各掌握一支大军,各诸侯亦均唯项羽马首是瞻,他已然成了真正的“孤家寡人”。可怀王大概没有意识到这些,仍是信守诺言,坚持“如约”,即以刘邦为关中王。怀王的决定令项羽大失所望,极为寒心,积压在心中多时的不满质变为怨恨:是项氏将你一个卑贱的羊倌,尊奉为高高在上的君王,你非但不感恩项氏,却处处猜忌打压,重刘而抑项,实不可忍。项羽不再容忍,依仗“老大”的地位,佯尊楚怀王熊心为“义帝”(义者,假也),并将其逐出权力中枢,远远迁徙到江南,都郴县(今湖南郴州市);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。“发配”了义帝,项羽仍不解气,前205年十月,项羽暗遣九江王英布追杀义帝于郴县(一说为衡山王吴芮、临江王共敖击杀于江中)。

熊心有胆魄有智略,彭城“并兵夺权”足见其魄力;制定“西进攻秦、北上救赵”的战略方针,可见其武略。惜其胸襟不够开阔,为人偏心欠厚道,有“重刘抑项”之嫌。先是于彭城并兵夺权中,允许刘邦保留军队却夺去项羽的兵权;后在西进攻秦、北上救赵的部署时复有意重用刘邦与宋义而打压项羽。凡此种种偏心行为,既背负恩之名,又失虎将之心,致使罅隙日深,死于非命。

项羽刘邦争天下时,出现个楚怀王,他怎么被称为义帝呀 扩展资料


此楚怀王非彼楚怀王,当年秦昭襄王和楚怀王芈槐和谈之时突然变卦,将楚怀王芈槐囚禁,胁迫楚国割地给秦国,芈槐坚决不同意,被秦国囚禁三年之后郁郁而终。后秦国仍然多次对楚国作战,欺凌楚人。在秦统一六国时,楚国灭国时有楚人发出"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"的誓言与怒吼。

秦末,民众不堪秦暴政,发生大规模的起义,其中项羽的叔叔项梁为了让起义师出有名,便拥立芈槐后代芈心为楚怀王,以复兴大楚为口号,获取更多民众支持。后来项梁战死后,经过巨鹿之战,秦国已无力回天。芈心与众将相约,先入咸阳者为王,刘邦先入,而项羽心怀不服,报告芈心后,芈心说,按原定方针办。项羽便怀恨在心。后假尊芈心为义帝,实则在行军途中芈心杀掉了。

乱世之中,除了利益,真心想尊者寥寥无几。

刘楚国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怡之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shi.yiyzs.com/changshi/35094.html

(111)

联系我们

邮件:kez888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